夏日.鳥瞰
Guarding from the Wires: The Black Drongo, a Fearless Farmer's Companion
電線や枝に高々と巣をかけ、農村の空を身軽に舞う留鳥――
青みがかった金属光沢を放つ黒い体の「オウチュウ」
黑羽尾叉如剪影 性格兇悍勇猛
大卷尾,學名:Dicrurus macrocercus (Vieillot, 1817),是台灣特有亞種,屬雀形目卷尾科。體長約29公分,通體烏黑帶金屬光澤,尾羽末端明顯分叉並微微上翹,是辨識上的關鍵特徵。雌雄外觀相似,喙黑色、基部有剛毛,腳亦為黑色。過去人們常在農田、電線上、建物高處或避雷針看見牠的身影,並因其勇猛特質與鳴叫行為,在台語與客語中擁有俗稱「烏鶖(oo-tshiu)」、「阿啾箭(a ziu zienˇ)」等名稱。

捕食身手俐落 築巢不畏風雨
大卷尾廣泛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地區,在農地、公園、都市邊緣皆可見牠們出沒。牠們以昆蟲為主食,經常棲息在開闊高處,如電線、裸枝、屋頂上,等待飛蟲掠過時俯衝而下獵食,也會在夜間燈光下補捉昆蟲。更特別的是,大卷尾築巢的位置常選在人們意想不到的裸露枝頭或電線上,巢呈淺碗狀,多以芒草編織,雌雄共同育雛。

以巴頭之術出名 不討喜卻值得敬畏
每年4至7月繁殖期間,大卷尾會展開激烈的護巢行為。當有人或動物靠近其巢區時,牠們會毫不猶豫地從高空俯衝,以「巴頭」方式驅離對象——即使對方是猛禽如大冠鷲或鳳頭蒼鷹也不例外。這樣的行為雖偶爾登上新聞標題,但實際上少有真正傷人紀錄。牠們的攻擊多為假衝嚇阻,目的單純是保護幼鳥。若不巧被大卷尾盯上,只要撐傘、戴帽或迅速離開即可。牠們的行動為雛鳥築起安全的成長空間,也提醒著我們,野生動物的堅毅與家庭價值,往往在這些不張揚的黑色身影中悄然流露。

文字 / 吳怡君;攝影 / 王文德總裁
關於 攝影 / 王文德總裁
前美國惠氏藥廠台灣分公司總裁。前台灣惠氏董事長。退休後投入攝影,近年更累積豐富的飛羽攝影作品,不吝與大眾分享台灣飛羽的美。他相信在健康、樂活和攝影的領域裡,所有人都能擁有幸福的未來!
關於 責任編輯 / 吳怡君
在台灣持續探索環境議題的異鄉人。對未來的憧憬是住在漁港,每天快樂地開著一台裝滿了海產的小貨車。
關於 回歸專欄特輯「鳥瞰綠城」
回歸專欄發揮「藉由理清,讓生活更好」的精神,以永續概念看見生活的原點。有感公司經營與愛護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,群運環保持續關注環境保護,也付諸行動,藉「鳥瞰綠城」特輯,分享土地的美好、邀請更多朋友一同關懷我們的島嶼。
關於 群運環保
成立於1992年。多年來以專業的環保知識與技能,提供廢棄物清運服務,為南部清運業代表廠商。秉持著「一間好企業,必須推動社會往前」的理念,以自身環保專業出發,期能激起台灣社會對於「循環經濟」的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