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電線與枝頭高調築巢,農村天空的黑色俠影——身手敏捷的「大卷尾」

大卷尾,學名:Dicrurus macrocercus harterti (Vieillot, 1817),是台灣特有亞種,屬雀形目卷尾科,英文名 Black Drongo。體長約29公分,通體烏黑帶金屬光澤,尾羽末端明顯分叉並微微上翹,是辨識上的關鍵特徵。雌雄外觀相似,喙黑色、基部有剛毛,腳亦為黑色。過去人們常在農田、電線上、建物高處或避雷針看見牠的身影,並因其勇猛特質與鳴叫行為,在台語與客語中擁有俗稱「烏鶖(oo-tshiu)」、「阿啾箭(a ziu zienˇ)」等名稱。

Continue Reading在電線與枝頭高調築巢,農村天空的黑色俠影——身手敏捷的「大卷尾」

在蓮田間練走鋼索,台灣農田的常客——步伐穩健的「紅冠水雞」

紅冠水雞,學名:Gallinula chloropus (Linnaeus, 1758),是台灣各地常見的濕地型留鳥。牠額頭與喙基部有鮮紅額甲,喙尖為黃色,羽色多為黑褐色略帶綠光,雙腳淡綠,腳趾修長,擅長行走於水面浮葉之上。體長約30公分,雌雄外觀相似,幼鳥則羽色較淡、身形略顯單薄。紅冠水雞走路節奏輕盈,在蓮田、池邊草間穿梭時,讓人聯想到一名練習走鋼索的田間舞者。

Continue Reading在蓮田間練走鋼索,台灣農田的常客——步伐穩健的「紅冠水雞」

危險來時原地不動,黃昏是「牠」的出場時刻——珍稀保育水鳥「彩鷸」

彩鷸,學名:Rostratula benghalensis (Linnaeus, 1758),主要分布在非洲、南亞及東南亞等地,在臺灣則是普遍留鳥。彩鷸的羽色鮮明,頭部和身體為暗褐色,身上有白色條紋圍繞肩頸部。雌鳥的體型比雄鳥大,頸部為紅棕色,羽色顯得更加鮮豔。而雄鳥的羽色則相對低調。遇到危險時,彩鷸會就地躲藏或站在原地不動,身上的羽色成為保護色。

Continue Reading危險來時原地不動,黃昏是「牠」的出場時刻——珍稀保育水鳥「彩鷸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