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田頭走到魚塭邊,農夫眼中的白羽巡田鳥——農村日常的「小白鷺」
小白鷺,學名:Egretta garzetta (Linnaeus, 1766),英文名:Little Egret,是台灣最常見的鷺科鳥類之一,平地至海拔約 1,700 公尺的稻田、魚塭、溪澗與海岸皆可見。全身雪白,繁殖期會長出兩至三條白色飄羽與蓬鬆簑羽,尾部背羽常長過尾端,非繁殖期時這些飾羽會脫落。牠飛行時頸部收縮成 S 型、拍翅緩慢,是鷺鷥中飛行辨識度極高的一種。
小白鷺,學名:Egretta garzetta (Linnaeus, 1766),英文名:Little Egret,是台灣最常見的鷺科鳥類之一,平地至海拔約 1,700 公尺的稻田、魚塭、溪澗與海岸皆可見。全身雪白,繁殖期會長出兩至三條白色飄羽與蓬鬆簑羽,尾部背羽常長過尾端,非繁殖期時這些飾羽會脫落。牠飛行時頸部收縮成 S 型、拍翅緩慢,是鷺鷥中飛行辨識度極高的一種。
大卷尾,學名:Dicrurus macrocercus harterti (Vieillot, 1817),是台灣特有亞種,屬雀形目卷尾科,英文名 Black Drongo。體長約29公分,通體烏黑帶金屬光澤,尾羽末端明顯分叉並微微上翹,是辨識上的關鍵特徵。雌雄外觀相似,喙黑色、基部有剛毛,腳亦為黑色。過去人們常在農田、電線上、建物高處或避雷針看見牠的身影,並因其勇猛特質與鳴叫行為,在台語與客語中擁有俗稱「烏鶖(oo-tshiu)」、「阿啾箭(a ziu zienˇ)」等名稱。
紅冠水雞,學名:Gallinula chloropus (Linnaeus, 1758),是台灣各地常見的濕地型留鳥。牠額頭與喙基部有鮮紅額甲,喙尖為黃色,羽色多為黑褐色略帶綠光,雙腳淡綠,腳趾修長,擅長行走於水面浮葉之上。體長約30公分,雌雄外觀相似,幼鳥則羽色較淡、身形略顯單薄。紅冠水雞走路節奏輕盈,在蓮田、池邊草間穿梭時,讓人聯想到一名練習走鋼索的田間舞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