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田頭走到魚塭邊,農夫眼中的白羽巡田鳥——農村日常的「小白鷺」

小白鷺,學名:Egretta garzetta (Linnaeus, 1766),英文名:Little Egret,是台灣最常見的鷺科鳥類之一,平地至海拔約 1,700 公尺的稻田、魚塭、溪澗與海岸皆可見。全身雪白,繁殖期會長出兩至三條白色飄羽與蓬鬆簑羽,尾部背羽常長過尾端,非繁殖期時這些飾羽會脫落。牠飛行時頸部收縮成 S 型、拍翅緩慢,是鷺鷥中飛行辨識度極高的一種。

Continue Reading從田頭走到魚塭邊,農夫眼中的白羽巡田鳥——農村日常的「小白鷺」

迷路了也不驚慌,台灣罕見冬侯鳥——優雅自在的「小天鵝」

小天鵝,學名:Cygnus columbianus (Ord, 1815),又稱白鵠,是雁鴨科體型僅次於大天鵝的鳥類。長頸、體色為白色,喙部前端為黑,基部則是鮮豔黃,是最明顯的特徵。北極圈的苔原地帶是小天鵝的繁殖區,到了冬季開始往南遷徙,中國東北、新疆、內蒙古以及日本和韓國,都是小天鵝度冬的主要區域。

Continue Reading迷路了也不驚慌,台灣罕見冬侯鳥——優雅自在的「小天鵝」

長相可愛像巧克力,每年在台灣換繁殖羽——嘉義濕地常客「紅嘴鷗」

紅嘴鷗,學名: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(C. Linnaeus, 1766),又稱水鴿子,為鴴形目小型海鷗。體長約37至43公分,身體羽毛呈白色。頭部羽毛有分繁殖羽(夏羽)和非繁殖羽(冬羽)兩型。在非繁殖季,紅嘴鷗的頭部呈白色,在耳旁會有黑斑;到了繁殖季,牠的頭部和額頭會呈現深褐色,外形像是頭頂著巧克力,因此被觀鳥愛好者稱為「巧克力鷗」。

Continue Reading長相可愛像巧克力,每年在台灣換繁殖羽——嘉義濕地常客「紅嘴鷗」